乘“云”觸“網”煥發生機,繪就“數字鄉村”新畫卷
中央網信辦、農業農村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鄉村振興局近日聯合印發《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》,部署了強化糧食安全數字化保障等10個方面重點任務。
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,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。田怎么澆,打開手機,選擇澆水模式,水管就流出了汩汩清水;農產品怎么賣,依托電商平臺,網上帶貨,滯銷的農產品就發往全國各地;村里的事怎么辦,依靠網上辦事平臺,就可以足不出戶,實現“互聯網+”鄉村治理和公共服務……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22年上半年中國農村的網絡零售額達到9759.3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2.5%,其中農產品銷售額達到了2506.7億元,同比增長達到了11%。數字鄉村建設,改變了農業面貌,廣袤的鄉村成為希望的田野。
數字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,讓農業領域的“產業興旺”。 一大批“高大上”的數字技術“黑科技”逐步落地廣袤的“黃土地”,讓昔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變身成為“新農人”,也讓“遠在深山人未識”的優質農副產品和鄉村文創作品找到了新銷路。近年來,在直播間和短視頻平臺上,涌現出不少展現鄉村生活的“鄉村網紅”,他們和網友分享鄉村美食、美景和日常生活,收獲不少關注,也帶火了鄉村土特產品,為家鄉發展贏得更多機遇。當手機成了“新農具”、科技成了“新農事”,一幕幕生動應用場景,詮釋出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。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不斷拓展、深入的今天,鄉村要振興,就要加快打通城鄉數據壁壘,讓鄉村振興搭上數字化的“快車”,不斷縮小彌合城鄉“數字鴻溝”。
農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支撐,是鄉村長遠發展的基石。數字鄉村建設高質量發展,離不開完善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。農村寬帶接入用戶數超過1.9億,5G網絡基本實現鄉鎮級以上區域和有條件的行政村覆蓋,農業生產信息化率達到26.5%……按照《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》確定的目標,在農村地區布局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,讓農村地區農田、水利、鄉村公路、快遞物流、農產品生產加工等實現數字化、智能化。
云端發力,數字賦能。乘“云”觸“網”,以“數”著墨。循著“數字鄉村”發展的“施工圖”扎實推進,讓鄉村生活走向便利和富裕、鄉村人才隊伍走向壯大、鄉村產業走向興旺,繪就農業強、農村美、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壯麗畫卷。(聞鳴)
責任編輯:王含